截至目前,20余家银行提出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的计划,总额超过4200亿元。除平安银行外,尚只有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微博]获得银监会批准。
停滞一年多之后,首只由大中型银行发行的减记型二级资本债花落平安银行。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获悉,平安银行已获监管层批准发行150亿元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并拟在今年一季度完成发行,且已在近日为此进行了路演。平安银行去年曾计划,未来三年将发行共计不超过500亿元资本债,此次发行为其中首期。
2012年6月银监会对银行资本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以来,商业银行减记资本债发行几乎处于停滞之中,积压甚多。资料显示,包括五大行在内的20余家银行,去年共推出总额超过4200亿元的发行计划,但目前仅有个别小型银行完成发行,积压规模高达4000亿元以上。
平安银行获批发行150亿元
平安银行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该人士称,上述资本债共分三期发行,其中首期发行规模150亿元,已经得到监管部门批准,发行事宜正在推进当中。“我们资本充足率不是很高,发行还在走流程,应当要在一季度完成,但具体时间目前还说不准。”
本报记者获悉,平安银行为此次拟发行的资本债进行了路演,分为“5+5”年期和“10+5”年期两种,发行日期、票面利率已敲定。
去年5月,平安银行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了该行拟在未来三年发行500亿元、期限不少于5年的等值减记型合格次级债券的议案,用于补充资本。
这是平安银行继去年底完成定增后的再次融资。在上市银行中,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截至去年三季末,其资本充足率为8.9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7.43%,低于监管要求。去年12月31日,其向中国平安[微博]完成了148亿元定增,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超过10%和8.5%。
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充足率已对平安银行发展产生影响,此前其管理层已多次提及此事。平安银行行长邵平曾称,去年上半年业绩落后于部分同业,就是因为受制于资本的约束。而在去年9月的股东大会上,其董事长孙建一称,监管部门当年给予平安银行的新增贷款额度仅为929亿元,对于一家全国性银行来说,这一额度非常少,但囿于资本充足率,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若不能迅速补充资本,2014年将会更糟。
按照平安银行的规划,规模扩张仍是其赶超同业的重要策略。孙建一在去年9月的股东大会上称,今年争取新设8家二级分行的指标,同时争取设立更多一级分行。
平安银行去年通过的资本管理规划显示,2013至2016年资本管理最低关键目标为资本充足率大于等于10.5%,一级资本充足率大于等于8.5%,要完成计划,并实现规模扩张,补充资本就尤为重要。此次资本债发行完成后,也意味着其规模扩张将进一步加速。
逾4000亿待发
自银监会发布《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以来,商业银行减记资本债发行几乎处于完全停滞状态,仅有天津滨海农商行、锦州银行完成了发行,发行规模均为15亿元。
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到2018年底,系统性重要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需要分别达到9.5%、11.5%,非系统性重要银行则要达到8.5%、10.5%。
而公开数据显示,除了平安银行,截至去年9月底,未达标的上市银行还包括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四家,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8%、8.18%、7.93%、7.89%,其中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10.04%、9.65%的资本充足率,同样未能达到监管要求。
在此背景下,对于部分商业银行而言,发行减记资本债已势在必行。此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和兴业、光大、民生等股份制银行,以及10余家城商行和农商行,均已提出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的计划,发行总额超过4200亿元。除平安银行外,目前只有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获得银监会批准,其他银行均在排队等候,规模超过4000亿元,平安银行则成为第一家发行的大中型银行。
一城商行人士此前对本报记者分析称,去年银行减记资本债发行节奏缓慢,应当与监管层要求银行去杠杆化的思路有关,即意在通过控制资本债的发行,促使加快银行去杠杆化进程。
而东方证券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则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并非完全是监管所致,主要还是因为市场因素,去年下半年资金利率较高,银行不愿发债;而减记型资本债作为创新资本工具,银行需要时间消化,且强制转股或减记条款,也影响了银行的积极性。此外,大中型银行发债规模动辄数百亿,对市场影响较大,可能也是去年银行资本债发行少的一大原因。
“商业银行资本债的发行是必须做的,但节奏现在还不好判断,但步伐加快肯定是今年的趋势。”上述分析师称。
(责任编辑: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