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稽查工作中的审计技术运用

2014-02-24 13:15:49来源:中国会计网

配合海关稽查是近年来我所新引入的一项业务,与会计报表审计等传统审计项目不同,海关稽查业务,除要求注册会计师熟悉各项财经制度,了解企业产购销业务流程、会计核算、内控管理评价等业务知识外,还要求注册会计师熟悉国家有关进出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和通关报关知识,能正确理解海关监管要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注册会计师应该先了解企业的采购流程和财务流程,在对企业相关内控制度进行风险评估后,根据稽查的重点,调取相关财务资料,检查和分析进出口货物在海关申报时的真实程度,重点关注审计风险事项。

抽取企业与征税进口货物有关的会计账簿,以及仓库材料台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固定资产卡片等原始凭证,核对各账簿和凭证之间记录的进口货物的数量和金额是否一致。核查企业的成本核算表和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科目,重点关注有无未申报费用直接记入成本费用账户中,必要时需查验实际货物。

调阅企业存档的购货合同、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明、报关单等进口单证进行审核,证实其是否真实、完整、一致,进口单证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一致,注意调阅合同 和其他单证中存在的附件或备忘录条款,审查其是否影响成交价格,审阅发票的内容,如品名、规格、数量、重量、件数、价格、生产国别等是否与合同和相关单证一致,是否存在伪报原产地国、伪报品名以套用较低税率的情况,是否有低报价格、少报数量等情况。

下面以常见的加工贸易为例具体说明海关稽查中的审计应用。

了解加工贸易企业财务核算和仓库管理是否符合海关监管要求。如检查“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等账户,保税料件是否单独核算。保税料件货物是否单独存放保管,入库、领用手续是否规范。保税料件的原料和产成品仓库账和报表是否单独记录和产生。来料加工企业是否设立“备查账”或“辅助账”用来记录保税料件的实收、耗用和结存情况。边角料、残次品回收、处置是否有账户和仓库记录。

了解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相对应的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并在此基础上检查有关“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或“应付外汇账款”等账户,追踪这些账户的发生记录及其对应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和入库单,进而对照实物的品名、数量、规格型号等,可了解该企业在进口环节有无少报多进、伪报品名、规格等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

对库存情况的审查对象主要为 稽查之日库存的实际盘点情况、现执行手册执行到稽查日的进出口情况、稽查期间已核销手册的情况以及稽查期间的实际生产耗用情况。

通过对原料仓、成品仓、车间在制品、边角料、残次品等盘点,计算出实际库存量与手册应有库存量对比数,核算保税货物库存是否平衡,保税料件是否存在内销、盈余或短缺情况。

通过对“委托加工”“营业外支出”“制造费用”等账户和仓库账记录的检查,是否存在擅自外发加工情况。通过询问和检查“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制造成本”“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检查边角料、残次品的处理是否符合海关规定。

检查“主营业务收入”“产成品”“主营业务成本”“银行存款”账户和成品仓库明细账,与出口报关的价格、品名、数量、规格型号相符。是否存在多报少出、假出口或伪报出口商品名称等方式骗取出口核销或出口退税情况,是否存在内销情况。确定加工贸易出口申报与实际是否相符。

一项新业务的开展,既需要案例的积累,也需要参与人员经验的交流。注册会计师在配合海关稽查等具有特殊要求的工作中,发挥财务专业特长,充分运用审计技术,必能发挥有效作用。


(责任编辑:宸婧)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沪ICP备1102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