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财税现代制度改革已经有了总体方案,而财政部长楼继伟也阐述了财税改革的原则。中国新一轮财税改革大幕已经徐徐拉开,财税是一个现代国家的核心中枢,是政府与市场勾连在一起的纽带,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关键一环。
楼继伟指出,新一轮财税改革有望走出“放乱收死”的怪圈。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上一直存在着困境:放权过大容易出现问题,而把权力收上来,地方的活力又会受到抑制。这是因为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成为收支的主体。新一届政府推行简政放权,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新厘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企业等市场主体应该成为主要的经营核算主体,政府回到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上。简政放权不仅要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管制,也需要重新划定各级政府履行的职能划分。国务院已经要求各级政府公开自己的权力清单,这不仅要管住政府干预市场和社会的手,也是为财政支出提供了依据,财税支出根本还是购买公共服务。
重新平衡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划分是财税改革的重要一环,地方财政支出占85%,但收入只占50%,地方承担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的责任,成为重要的投资主体。为了获得资金不得不另辟蹊径,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2013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41250亿元,地方总收入中有70%来自于土地及其相关税收。土地财政不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与调整,也成为社会矛盾的集中点,破解土地财政的困局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央地财政不匹配的状况,中央要承担全国范围的支出项目,同时要让一部分财政资金下沉。
张高丽副总理在演讲中强调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改革,用法律来管人、管事,央地财政责任关系再平衡也需要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无论土地出让金还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都有很大的随意性,地方融资平台其实根本还是信贷扩张,还是依赖于银行、信托的资金。地方政府与银行之间的暧昧关系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楼继伟提出要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一些债务,类似于美国的市政债券。债券市场应该是资本市场的奠基石,债券市场意味着给各级政府(发债主体)以约束,更重要的是市政债券能够廓清偿还责任的边界,中央政府没有理由为地方政府的债券承担责任。
预算公开也被提上了改革的议程,楼继伟指出公众参与和透明化的问题,在历史上,公民权利的获得与纳税是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纳税人有知情权,也有监督权,交上的钱被花到哪儿去了,怎么被花掉的。这种信息的披露已经成为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原则。预算制度是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只有严格与透明的预算才能真正将权力关到笼子里,建立起现代预算与拨款制度,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才有望得到扭转。
近几年中国财政收入跑赢GDP,更是将国民收入远远甩在后面。知名企业家柳传志认为,财税收入过快不利于内需型经济的建立。这就涉及到税制的改革, 税收应该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激励社会创新,维持社会公平正义。除了个人所得税之外,资本、土地、能源等要素也应该纳入应税项目之中。
财税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牛鼻子,政府要尊重市场的自主性,那就必须减少行政性干预,而税收就成为政府介入宏观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税收改革也是完善与推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杠杆,税收流向能够看到一个政府的真实面貌。
简政放权是新一轮财税改革的总方向,建立一个高效与低成本的政府,有赖于财政改革的推进。不仅要管住政府干预市场的手,还要抑制乱花钱的欲望。
(责任编辑: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