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应体现中国特色

2014-06-27 11:17:36来源:中国会计报

政府会计改革已经实质上启动。日前,财政部正在开展对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和相关具体准则的研究、制定工作。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在第五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上表示,制定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是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制定政府会计基本准则,根据基本准则制定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以规范政府会计主体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行为等。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政府会计准则的设计,应该处理好立足中国特色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不能一味地打“国际牌”。

应充分考虑中国国情

关于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该跟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趋同。

不过,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会计学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委员会委员路军伟对此表示不能认同。“政府立足的环境与企业大不相同,因此,政府会计改革之路与企业会计准则不同。”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为了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这对企业和国际经济的发展帮助很大。而制定政府会计准则所立足的环境与企业大不相同,国家之间的民主政治形态有所不同,财税体制差异较大,如果政府会计准则盲目国际化,那将会出现很多不适应的情况。

因此,路军伟明确表示,在制定政府会计准则过程中,学习国外是必要的,但若立足国际,那将本末倒置。

就中美两国来看,两国基本政治制度不一样,政府的受托责任也就不一样。比如,美国的地方政府对本辖区负责,并不直接对联邦政府负责,而中国的地方政府则不同。

路军伟认为,这种受托关系的不同使得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主要构成不同,所关心问题的焦点也就有所不同。比如,美国州与地方政府以基金作为会计主体进行会计处理,政府整体是一个综合报告主体;联邦政府以部门作为核算主体,联邦政府本身是一个综合的报告主体。这种核算和报告主体的设计,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下的受托责任特点。

从中法两国来看,两者也存在很大不同。法国相对来说领土面积小,其对地方政府的会计核算由隶属于中央政府的会计师们代而执行。然而,中国是大国,这种做法在中国则是行不通的。

事实上,国际上也没有公认的相对普世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美、英、法、德等国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各不相同,以谁为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另外,各国在政府会计改革之前的会计系统也千差万别。记者了解到,美国、法国历史上会计体系差异就很大。从中美对比来看,美国地方政府以基金作为核算主体,没有单位会计。中国目前实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包括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两国的会计系统显然也存在较大差异。

借鉴国际经验要避免盲人摸象

就目前来看,预算管理是会计核算的主要需求,这个事实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所长张琦认为,完全效仿西方国家显得不切实际。

张琦分析,我国进行政府会计改革面临两个契机,一是反腐倡廉,厉行节约,这需要加强成本计量,尤其是要将“三公”经费公开等支出信息跟成本对应起来。

二是政府面临财务风险、债务压力。通过政府会计核算在政府财报中反映偿债能力等信息,需要确认和计量政府的资产和负债,而这些就涉及到权责发生制的使用。

“正所谓需求决定供给,为了满足预算管理需求,预算收支信息与成本信息应同时存在并相互协调。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反映资产、成本信息,采用收付实现制反映收支信息。”张琦说。

另外,编制的政府财报谁来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西方国家,政府财报主要是公众来看,而在中国,政府内部的信息需求也很旺盛。所以,中国的政府会计改革还是应立足国情,立足中国实际。

“对于国际上有些好的做法,我们可以先拿来研究,看这个准则解决的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如果国际上的会计核算更加复杂或者特殊,那么,我国不一定要采用。”张琦说,这个过程就像试衣服,要寻找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衣服,就要不断地去掂量。

路军伟建议,中国在制定政府会计准则时,一是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政府会计体系的内核和精髓,比如,让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保持并行。二是搞清楚政府会计和政府部门会计之间的关系,弄清楚西方国家的政府会计准则是针对行政单位的还是一级政府的。三是不能一味地看西方国家中央政府的做法,还要看地方政府的做法,因为在有的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采用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方面并不相同。四是可以找同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经验借鉴,比如了解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的做法。

(责任编辑:洛熙)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沪ICP备1102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