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打破“刚兑”重构理财市场生态

2014-07-02 10:04:12来源:经济日报

打破刚性兑付,表面看更多是对投资者提出的风险警示,事实上却意味着会打破理财市场现有的格局和平衡,重构理财市场生态,对市场各方都是一种挑战。

央行在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中明确表示,要有序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

所谓刚性兑付,是指当理财资金出现风险、产品可能违约或达不到预期收益时,作为发行方或渠道方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机构等为维护自身声誉,通过寻求第三方机构接盘、用自有资金先行垫款、给予投资者价值补偿等方式保证理财产品本金和收益的兑付。在央行看来,刚性兑付不仅会增加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引发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而且有悖于“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

打破刚性兑付,最直接的表现将是理财市场,特别是数量巨大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不再有无风险的“免费午餐”了,只要是投资,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从表面看,这更多是对投资者提出的风险警示,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打破“刚性兑付”将意味着打破理财市场现有的格局和平衡,无论是投资者、金融机构,还是监管层,都需要在理财市场的生态重构中再定位和进行角色识别,这肯定是一种挑战。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银行看成是存放个人资金的“保险箱”,虽然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合同单上印有“投资有风险”的字样,购买理财产品前还少不了被银行进行风险承受力评估,但在大多数理财产品爱好者眼中,所谓风险更类似“狼来了”的故事。理财产品,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是不会亏、不能亏也不允许亏损的,至少本金要绝对安全。在这种观念支配下,部分投资者忽视风险,一味追求高收益,更遑论理性投资了。河南郑州的中信银行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该支行向客户推荐的“理财产品”,称每天按1.3‰付息结算,如此高的收益却没有风险,这是稍加理性判断都会质疑的事情,但却蒙骗住了不少“高智商人士”。

这就难怪,当风险到来时,投资者会自然地将所有过失推卸到金融机构一方,要求赔偿资金,甚至认为政府可以托底,有时还形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其实不光投资者,金融机构同样如此,为了避免违约,人为地“挪东墙补西墙”,或“寅吃卯粮”,比如中诚信托在最后一刻有惊无险地躲过了违约危机,但实际上信托产品借方的那家民营煤矿企业已经宣布破产,留下了59亿元的总债务。

毫无疑问,打破“刚兑”,将使“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得到强化,不仅投资者需要尽快从储户角色切换到风险投资者角色,金融机构和监管层同样需要从目前的容忍人为拒绝违约,向建立自然违约的意识转变,这是一个关系到理财市场投资意识、投资观念、投资风格转变的大问题。

打破“刚兑”,对金融机构同样是挑战。自然违约“合法化”了,金融机构看似可以松一口气,但实际竞争将更趋激烈。由于风险自担,金融机构的违约情况会成为判断投资取向的重要尺度,且这种尺度将被理财投资者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如此,投资者还会进一步关注金融机构的综合实力、品牌效应等等,结果是加剧金融机构之间的全实力较量,而非仅仅局限在某个或几个理财产品之间的竞争。

目前理财产品越来越丰富,仅以银行业为例,截至2013年末,银行业理财产品余额9.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万亿元。而央行的报告表示,银行业表外业务持续增长,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截至201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含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余额57.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05万亿元,增长18.6%。表外资产规模相当于表内总资产规模的38.12%,比上年末提高1.71个百分点。而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商业银行通过表内资产表外化来规避金融监管,将资金投向宏观调控限制行业和领域,或将不良资产从表内转移至表外,导致信贷风险透明度降低。

显然,面对越来越大的理财市场,加上处于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理财产品的违约事件将难以避免。如何在开拓市场和把握产品风险中找到平衡,这将是金融机构必须破解的难题。而如何在银行、证券、信托、保险业等不同金融体系之间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体系、法规和准则,避免因监管漏洞而导致监管套利,则是监管者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责任编辑:洛熙)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沪ICP备1102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