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营改增”为中国经济转型传递利好

2013-04-19 09:33:20来源:新华财经

2013年4月18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做客新华网,与网友就“营改增”试点扩容话题进行在线交流,图为访谈嘉宾刘尚希。新华网 郭小天 摄

新华网消息 2013年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今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这是继2012年1月1日上海市试点和2012年8月1日扩大至北京等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后,“营改增”试点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改革对于企业税负、百姓就业乃至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未来还将有哪些举措出台?针对这些问题,新华网专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

  “营改增”提速 改革红利显著

刘尚希表示,营业税是90年代税制改革留下来的一个尾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发展提速,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营业税重复征收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国家在去年初开始了“营改增”的试点。

一年多来,“营改增”试点带来的改革红利显著,2012年因上海地区因试点实现减税约200亿元。此外,“营改增”对就业促进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刘尚希强调,特别是小微企业,税负减轻程度达到40%,从企业角度出发,成本大大降低,创业空间增加,就能直接带动就业。伴随就业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就业人员收入的稳定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

刘尚希介绍,此次“营改增”试点扩容按照行业在全国逐步推开,在路径、方式方法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可以体现“营改增”改革的提速,可以看出新政思路发生了很大变化。下一步,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将铁道运输、邮电通讯纳入,之后扩展到建筑业、金融业及整个第三产业全覆盖,营业税就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企业税负增减是头号关注问题

作为一项税制改革,“营改增”试点对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税负变化。刘尚希说到,“至少税负不能增加,如果要增加的话,对老百姓来说利益也受损,肯定对改革形成一种阻力。所以这个问题是要关注的头号问题。”

但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其参与上海试点的会员单位中,67%的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加税负5万元。对此,刘尚希解释,交通运输企业税负有所上升,但是所占比例相当低,大概就是百分之几,不到百分之十。“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税负都是减轻的,不能因此以偏概全,不能因为少数企业税负上升了就否定‘营改增’的必要性。”

刘尚希进一步阐述了部分交通运输企业税负上升的原因:第一,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企业经营方式与增值税的征收可能不太匹配。比如采取挂靠经营模式的运输公司,拥有车辆大多为个人所有,车辆购买、维修都是个人负责。对公司来说,不体现购进就没有抵扣,税负就会上升。

第二,在营改增过程中,有些企业对增值税的缴纳和抵扣政策不太熟悉。或者是因为季节性因素,企业在“营改增”之前购买了大量的设备、车辆等,试点之后没有购进,从而也会导致税负上升。

第三,更重要的原因是地区性试点所致。交通运输企业业务并不局限在某一个地区,它承接的业务和非试点地区有关联,而非试点地区开的依然是营业税发票、不是增值税发票,这就导致其税负上升。未来如果在全国推开,区域性试点导致的税负上升问题就可以消除。

  应通盘考虑中央与地方的税种划分

目前“营改增”试点地区新征收的增值税部分采取的办法是由中央全部返回给地方,而不是按原有75:25的比例分成。刘尚希解释,这是税务征管方面的一个问题,涉及到财政体制。在“营改增”在全国全面推开之前,财政体制将拿出一个通盘考虑的划分方案。

刘尚希建议,可以把增值税全部归中央,把其他一些税种变为地方税或者设立一个新的更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的税种替代营业税。如果采取提高地方增值税比例的方式,刺激地方投入工业的积极性,并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方针。

针对有专家提议用零售环节的销售税来替代营业税,刘尚希提醒,其他税率则应相应降低,才不会导致整体上税收上升。刘尚希预计新的划分方案或将于明年出台。   

  “营改增”将带动整个财税改革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确立了当前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奠定了近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20年,也是国家财政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保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要调控所需的基本财力。但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刘尚希认为,现在整个税制改革实际上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营改增”是整个财税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只能往前走不能后退,往前走就会带动整个税制改革。

未来财税改革的方向,刘尚希认为消费税范围调整和资源税改革将成为重点。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资源稀缺,资源税存量剧增、不随价格浮动是不合理的。

刘尚希表示,资源税税负从长期趋势来看毫无疑问将要上升,过去长期依靠资源低成本投入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现在已经不可持续。我国资源开采的外部成本巨大,治理环境等付出的成本,比获取的资源还要多。资源税应进一步抬高门槛,通过税收的办法收回部分开采资源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成本,这是资源税改革的方向,也符合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的大方向和要求。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沪ICP备1102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