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军
从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在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并渐次扩大到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含厦门)、广东(含深圳)、天津、湖北、浙江(含宁波)9个省和直辖市。今年4月,国务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审时度势,决定从8月1日起在其余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这一总揽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不畏艰难深挖改革潜力、释放改革红利的巨大魄力和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坚定决心。
一、营改增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2012年实施的营改增试点综合考虑了服务业发展状况、财政承受能力、征管基础条件等因素。从试点地区看,选择经济辐射效应和改革示范作用明显的地区,呈现“雁阵排列”的格局,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试点行业看,包括交通运输业与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服务,即1+6,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适用税率和征收率看,新增6%和11%两档低税率,并对小规模纳税人按照销售额和3%的征收率计算征收增值税,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营改增试点运行平稳,好于预期,渐行渐好,改革成效越来越显现出来。
解决了重复征税,完善了税制。这是最基本的一条。营改增实现从“道道征税、全额征税”向“道道征税、道道抵扣”的转变,优化了税制结构,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税制环境,对减轻纳税人负担,促进三次产业分工、融合与发展,实现服务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对接等都发挥了积极效应。截至2013年2月底,全国试点企业达到116万户,总体减税规模达到550亿元以上。
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了发展。这是最关键的一条。营改增不仅体现为纳税人税负的减轻,而且体现在对市场主体的激励,更显示出税制优化对生产方式的引导,形成良好的产业导向,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源包括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向服务业集聚,推动服务业企业户数增加,规模扩大,竞争力增强。据有关专家测算,营改增拉动上海市2012年GDP增长0.6个百分点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同时,营改增大幅减轻制造业的税负,将有力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和升级。
促进了劳动就业,稳定了物价。这是最有意义的一条。从经济学理论来讲,存在“企业减税→成本降低→经济发展→就业扩大→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关系。营改增减轻纳税人税负相当于增加投资者剩余,有利于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服务业发展,而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必将带动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据有关专家测算,受营改增因素的推动,上海2012年当年增加就业14万人左右。同时消除社会生产和流通环节重复征税现象,直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消费品价格随之降低,对稳定物价产生积极影响。
更重要的是,营改增这个活生生的好例证,让人们深刻理解了一个道理,即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制度创新是红利的源泉。
当然,改革试点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在前期试点中,一部分纳税人税负有所上升,少数纳税人虚开发票等骗税行为时有发生,一些过渡性政策有待规范。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改革出现偏差,恰恰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是改革不到位造成的。
随着8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以及下一步铁路运输、邮电通信业的纳入,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或缓解。这必将又验证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
二、营改增双扩围意义更大
国务院决定,从8月1日起,将目前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并将广播影视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现代服务业试点范围,还将适时在铁路运输、邮电通信业推行,这标志着营改增试点实现地区、行业双扩围,实施升级版。应当讲,营改增升级版的推出,是国务院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时刻,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是一项举一役而贯全程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李克强总理提出,本届政府是改革的政府。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乃至各领域全面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则是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营改增双扩围这一仗打好了,打漂亮了,不仅将增强税制的统一性、合理性,促进税制结构的优化,而且将为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和整个改革趟出新路,摸索经验,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这是一项谋一域而促全局的改革。营改增虽然实施于财税领域,但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不仅得益于改革减税效应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激励,更体现为增值税有利于分工的制度效应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引导。营改增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升级、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民生改善等效应,正是在社会生产分工不断细化中得以实现的。营改增双扩围适应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时代要求,顺应了以制度创新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规律。因此,它施于一域,利于全局。
这是一项牵一发而誉全球的改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愈来愈紧密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营改增以后,我国税制进一步实现了与国际通行税制的接轨,既有效提高了服务型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明显增强了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积极创造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营改增双扩围将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进一步树立我国政府改革开放的良好形象。
三、缜密扎实做好营改增双扩围工作
营改增双扩围工作涉及面广、十分复杂。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对待,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来对待,提高操作精细性;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来对待,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和水平,确保取得圆满成功。
缜密细致完成试点前各项准备。要做到政策制度准备到位。在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试点政策的同时,针对新纳入试点的广播影视作品制作、播映和发行等行业,修改完善应税服务范围注释。同时,根据扩大试点的实际需要,调整制定一般纳税人认定、纳税申报、发票领用、税款入库等征管制度和办法。要做到基础工作准备到位。逐户核实纳税人经营情况,确定试点纳税人名单,完成地税局向国税局的管户交接,并认真做好试点纳税人税务登记和一般纳税人认定工作。开展试点纳税人发票种类核定和用量测算,加快发票印制和供应,确保7月31日前自开票纳税人所需发票领购到位。要做到技术保障准备到位。逐项对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进行评估分析,抓紧做好综合征管、电子申报与缴税、防伪税控与稽核、出口退税与协查等相关系统的修改、调试与升级,加强和改进对纳税人端涉税系统的技术管理与服务。及时弥补小型机、服务器和存储器等硬件设备缺口,确保软硬件配置到位、保障有力。要做到业务力量准备到位。一方面,层层加强营改增业务培训,集中精兵强将承担营改增各项工作,依靠高素质业务队伍,确保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另一方面,建立对口支持机制,由已开展试点的税务机关分别与今年新试点的地区结成对子,传送经验,对口帮促。要做到应急预案准备到位。对试点后可能面临的纳税申报、发票领用、系统运行、政策适用、税负变动和骗税风险等方面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并一一准备应对预案,切实增强试点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缜密细致确保试点中运行顺畅。确保试点当日系统顺利上线。从8月1日零时起,各试点地区所有营改增相关业务系统全部开启,并组织部分纳税人进行系统功能验证,确保各功能启用正常,运行平稳。确保试点当月发票顺利开具。一方面,保证所有自开票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都能顺利开出;另一方面,妥善应对试点初期代开票申请可能较为集中的问题,切实满足纳税人代开票需要。同时,国税局、地税局要继续加强配合,积极处理好部分试点纳税人新旧普通发票的衔接与过渡问题。确保试点次月申报顺利进行。加强财税库银系统衔接,增设办税通道和咨询辅导窗口,确保试点纳税人如期、有序申报。
缜密细致做好试点后动态监控。切实加强税负变动分析与应对。区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纳税人,分时段、全方位掌握其税负变动情况。对税负上升的纳税人,一方面,认真落实好已有的过渡性政策安排;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其充分把握增值税制度特征,调整和改进经营管理,增加进项税额抵扣,减轻税收负担。扎实做好骗税风险分析与查处。针对少数纳税人可能发生的虚开发票等骗税风险,从加强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监控和加大稽查力度等方面严防严控,健全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和风险应对处理机制,加大对骗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良好的改革运行秩序。深入开展试点效应分析与评估。全面做好与改革相关的经济数据和税收数据采集工作,从税收与经济、税收与民生的角度,准确掌握试点运行态势,深入开展改革效应评估,务求评价成效客观全面,分析问题深入透彻,提出建议合理可行。
营改增双扩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要齐心聚力将步调融入到部门间的协同共进上来,加强财政、税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积极主动在当地党政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支持下有序开展工作。齐心聚力将行动落实到国税局、地税局的精诚合作上来,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税源摸底、征管范围调整和管理档案移交等工作,确保既不在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留下“两不管”的真空地带,又避免因衔接不到位而出现争抢税源等问题。齐心聚力将责任体现到各岗位的协作配合上来,主动沟通,相互配合,逐条逐项将工作责任到岗,明确到人,落实到位,确保改革试点有条不紊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