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明确投资方向后,一批重大项目陆续通过审批。而在热火朝天的规划审批后,“钱从何来”成为中央和地方共同的问题之一。
昨日,发改委发文称,将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督促地方、部门推出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重大项目,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
国家发改委一名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下半年各项目将陆续进入实际推进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为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和项目资金的顺利到位,国家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将在下半年获得实质性进展。
该人士还说,放权地方并没有减少地方“进京”要项目的现象,为了获得战略优势和中央财政的支持,地方在重大项目方面的争夺战反而更加剧烈。
发改委门庭若市
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发改委审批项目收紧,一直到今年3月审批大闸骤然开启后,憋足了劲的各地方要员就密集拜会发改委,请求项目支持。
据四川省政府网消息,7月31日,四川省省长魏宏、副省长王宁带队到国家发改委进行了专题汇报,就该省恳请支持的重大项目进行了衔接,主要包括10方面14个项目,总投资2073亿元。
上述知情人士对本报透露,发改委连月来可谓门庭若市,每天都有好几拨来自不同地方的政府人士。
“一方面是审批开闸,一方面是国家政策导向逐渐明显,各地方都想在重大工程上能得到支持。”上述人士介绍,国务院在前几个月多次提及重大项目,5月的一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而在过去几个月内,发改委大规模批复的项目均集中在高速公路网、机场、轨道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重大工程领域。
一名中部省份的地方官员昨日对本报表示,随着行政审批权的下放,地方在城际轨道等领域拥有了许多自主权力,但这并没有阻挡他们“进京”争夺重大项目的热情。“重大项目在全国来说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各个地方都不想被落下。更重要的是,重大项目在财政上获得的支持力度也是有所保证的。”这名官员称。
记者也从上述发改委人士处证实,今年的政策确实是在财政上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其余依靠多种方式融资解决。
事实上,审批部署在上半年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发改委审批了数条包含在“十二五”规划内的快速铁路和煤运通道,部分预计下半年开工的项目也提速到上半年。中国铁路总公司一名人士上月对本报称,2013年的铁路建设基金已基本安排妥当,年内追加可能性很大。他同时透露,国家在中西部铁路支线上的财政支持力度会更大。
“随着政策逐渐明朗化,下半年的投资只会加速不会减慢,地方争夺重点项目审批将会更加激烈。”前述地方官员分析称。
发改委力挺“民资”
这波审批大潮过后,如何“找钱”成为中央和地方都颇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地方财政情况更让人担忧。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财政收入和土地收益增长放缓,地方融资平台进入偿债高峰期,地方政府性债务可能酿成次贷危机。去年底的数据显示,36个地方政府债务总量为3.85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比高达78.07%。
但也有专家认为不必过于紧张。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目前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整体可控,地方融资平台大部分资金用于生产性投资而非消费,长期看效益较好。
“地方债务不控制好,很可能会有一批烂尾工程。”上述发改委人士称,国家下半年将会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帮助地方扩宽融资渠道,以保证通过审批的项目能如期建设。
其中之一便是引导民资进入。昨日,发改委网站便发文称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督促地方、部门推出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的重大项目,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
根据发改委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完成115584亿元,同比增长23.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63.7%。从结构来看,民间投资在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增速明显加快。今年上半年,非金属矿采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民间投资占比分别达到94.5%、89.6%、87.1%。
一名从事铁路下游产业的投资人士昨日告诉本报记者,“民资入铁”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确实感觉到有一定的改善。“但在最根本的话语权和利益分切等问题上仍然没有理清楚,这应该是很多领域都存在的问题。”这名人士称,与他一样的诸多民间企业家和投资人士都在盼望一些实质性的政策。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间投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政策、法治环境。”发改委称,要通过深化改革,为民间投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把做好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工作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下一步,发改委将进一步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及时完善细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