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视角 > 正文

李洪侠:物价调控应剔除食品涨价因素

2013-12-09 13:59:11来源:东方早报

近年来,食品价格上涨成为了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而就食品价格上涨,有关部门往往给出了季节性因素、节日消费拉动、气候变化等解释。这些因素显然都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但并不是规律性的经济解释。


2002-2012年食品价格累计上涨93%。年度之间连续呈现相同增长趋势,显然难以再用季节、节日因素解释。退一步讲,即使在一年内,季节和节日等因素也都是有规律的,即使价格环比变化较大,一般也不至于过度影响同比增速。气候、灾害等原因也不能说明问题,这么大国家很难说哪一年一点灾害没有,如果以此做解释,那就暗含了气候、灾害一年比一年严重的假设,因为价格一年比一年上涨,这不符合实际。也有人用农产品种养周期解释价格,同样周期充其量只能解释短期波动,无力解释价格持续10年上涨。


就中国长期发展趋势看,食品价格上涨是三方面原因导致的。一是持续加快的城镇化工业化过程影响农产品供给。因为农业比较收益偏低,农村散养一头猪一年的收益仅相当于外出务工一两天的收入,因此劳动力不断从农业转向工业,从农村转向城镇。为弥补从业人员的减少对农产品供给的压力,只能大量使用生产效率更高的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


二是农民生产生活成本推动食品价格上涨。2002年以来,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10年累计上涨近90%,构成农产品等食品价格上涨的直接成本。同时食品间接成本也明显增加,近10年每百户农村家庭家电拥有量大幅增加,人均家庭设备支出年均增长15%,其中冰箱、空调分别增长3.5倍和12.3倍,交通通信条件明显改善,人均交通通信现金支出年均增长17.4%,移动电话拥有量增长21.2倍,摩托车增长近1倍,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带来消费支出的增加,10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3.2%。


三是食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拉动食品价格上涨。精细化加工制作的各类食品要求消耗更多原材料,以牛奶为例,随着奶粉需求的增加,作为原料的鲜奶需要量成倍增加,因为7-8斤鲜奶才能制成1斤奶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等要求不断提高,而这无疑需要基础原料、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都增加成本,相应拉动食品价格。


中国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食品价格总体上涨的局面很可能还将持续,直至工农业比较收益基本相当。这样看,只有种养周期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或流动性过剩、短缺带来的价格暴涨、暴跌,才是需要重视和解释的,否则是中国当前所处阶段正常的经济规律,不需要给予食品价格偏高过多关注。


上述规律的政策启示:一是物价调控应该剔除食品涨价因素。美国19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带来燃料和食品等价格快速上涨,为消除外部因素,准确反映物价实际变化,便于货币政策调整,提出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概念,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过程中,农产品价格较快上涨是必然趋势,应借鉴美国做法,将扣除食品价格的CPI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同时给食品价格制定更为宽泛的调控区间,比如8%以内,以提高政策对食品价格的容忍度。


二是货币政策应给予CPI以外价格更多关注。如果从CPI看,中国近10年累计仅增长34%,人民币贬值程度并不严重,但居民感觉远超过这个幅度。其中既有居民以偏概全的错觉原因,更主要的是住房等未计入CPI的消费(投资)价格上涨过快,耗用了大部分居民收入,吸收了中国规模庞大的M2。因此,在资金持续涌入投资领域阶段,仅仅根据传统的CPI制定货币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将住房、理财产品等投资品价格作为参考标准,推动货币政策目标设定和手段运用机制化,从全社会角度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适宜程度,防止货币脱实向虚,加剧货币对内贬值。


三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比较效益。

(责任编辑:饭饼饼)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沪ICP备1102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