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 正文

罗熹:技术创新引来银行业新的搅局者

2013-12-18 11:31:21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这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效应对经济社会转型的挑战,巩固业已形成的竞争优势,我国银行业着力提升面向未来、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已是刻不容缓。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我国银行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银行业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尤其是国有大型银行跻身世界银行[微博]业发展前列,这是改革开放成果在金融业的集中体现,也是经济“水涨”使得银行“船高”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优势集中体现在盈利能力上。以4家国有大型银行为例,近十年的净利润年均增长超过30%,而可比国际大型银行则不到1%。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优良,主要源于在激烈的竞争中积累的四种优势。

第一,持续的规模增长是支持盈利提升的根本动力。近十年来,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银行业的资产、存款、贷款规模增速远高于国际同业,4家大型银行总资产年均增长率超过20%,是可比国际同业的两倍。目前,4家大型银行在全球银行业存款规模和贷款规模方面均名列前茅。在我国稳定的利率和汇率条件下,规模增长成为银行业盈利增长的根本动力。

第二,充足的资本补充保障了规模的持续增长。近十年来,受益于盈利增长带来的内源融资和股份制改革带来的外源融资,我国4家大型银行资本金得到持续补充,一级资本年均增长率达到26%,比可比国际同业高出15个百分点,雄厚的资本实力保证了规模增长的可持续性。

第三,有效的成本控制成为盈利高速增长的重要保障。近十年来,受益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要素价格,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成本明显低于主要国际同业。目前,4家大型银行成本收入比均在30%左右,而可比国际同业普遍超过50%。4家大型银行的人均营业费用仅相当于汇丰的1/3、德意志银行的1/8左右。

第四,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消除了业务发展的后顾之忧。近十年来,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得到根本改观,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1%左右,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这既受益于不良贷款剥离等政策性支持,也是深化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我国银行业已逐步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形成了完备的风险拨备体系和风险计量技术,风险管理能力显著提高。

当然,我国银行业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人均效率还比较低、信贷业务依赖性过高、收入结构过于单一、国际化经营能力不强等。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不足都是阶段性的结构矛盾,需要在进一步改革转型中进行解决。

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未来我国经济转型、金融改革、竞争加剧和技术创新,都对银行业传统的业务模式和竞争优势产生冲击,带来挑战。

一是经济转型动摇盈利增长基础。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抑制信贷规模增长。过去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左右,但自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进入换挡变速期,影响了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和财务状况,导致信贷需求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还催化了金融风险暴露。在产业结构上,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面临漫长的去产能化过程。而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崛起还有待时日。在区域结构上,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正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也改变着城乡经济结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伴随着金融资源重新布局,可能引发局部信用风险的集中暴露。目前,经济转型给银行业经营带来的压力已有所显现。从2012年开始,全行业存贷款和利润增速都明显下降,不良贷款持续下降的趋势也出现逆转。

二是金融改革推高利润增长难度。一方面,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从2012年开始显著加快,2012年央行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后,仅剩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最后一关。利率市场化将直接压缩银行的利差空间,打破我国银行业利差长期稳定的局面,加大了银行盈利增长的难度。2012年以来,银行业平均净息差(NIM)同比下降超过10个基点(BP)就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加速融合,社会投融资结构日益多元化。从资产端来看,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占比已由十年前的超过90%,降至目前的60%以下,而企业债、信托融资等非信贷融资占比持续攀升。从负债端来看,金融脱媒正在削弱银行的存款基础,随着“大资管”格局的形成,越来越多客户资金由银行存款转向资产管理产品,造成存款增速下降。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加速推进使银行依靠信贷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如果不转型,我国银行业可能将跌入利润低速增长期。

三是国际同业挤压盈利增长空间。从国际市场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推进,我国企业和个人“走出去”步伐越来越快。银行需要跟随实体经济步伐,加快拓展海外业务。在此过程中,我国银行业将在境外面对国际银行同业的正面竞争。从国内市场看,国际银行同业已普遍将中国市场定位为重点战略市场。2011年人民币增资试点启动以来,许多外资银行大幅增加了在华投资。随着我国资本管制放松,国际银行同业投资中国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它们将以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与国内银行展开激烈竞争。未来,我国银行业将同时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与国际银行同业直接竞争,盈利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四是技术创新引来新的“搅局者”。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社会的商业模式和公众的交易习惯。越来越多的交易由线下转到线上,一大批电商平台蓬勃兴起,成为新的交易和支付中介,由此汇集了海量的客户和交易信息。电商企业利用所掌握的庞大客户信息资源,逐渐将业务向支付、结算、贷款、理财等金融市场延伸,试图打造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商贸服务与金融服务紧密结合的全新商业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仅传统业务市场遭到蚕食,而且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传导渠道也被截断。未来,客户需求将更加个性化、高效化,竞争对手将更加多元化,信息传递将更加便捷化,而银行掌握的客户信息越来越静态化、碎片化,这不仅给银行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寻求业务机会造成很大困难,也会加剧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风险管理面临全新考验。

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银行业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需要政策监管层面和银行业自身的共同努力、协调推进。

宏观上营造良好的政策和监管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在宏观政策和金融监管方面抓紧和捋顺,更要在微观管理方面放开和搞活。

一是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一方面,减少调控的行政性色彩、提高调控的市场化水平。随着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物价稳定等之间的相关性不断下降,今后我国需要逐步转向以市场利率为主要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体系,并将货币供应量、贷款增长情况、通胀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经济景气指数等其他重要经济变量作为监测指标。另一方面,从着眼增量控制到推动存量盘活。通过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推动开展大额可转让存单(CD)业务等,有效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引导金融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而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为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一方面,不断改进金融监管的指标体系,在全面实施新的资本监管规则,提高对银行资本要求的同时,还应适时引进国际银行业流动性和杠杆率监管新规,提高银行业稳健性标准。另一方面,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加速融合的趋势,推动金融监管由机构监管为主,向业务监管为主转变,对于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业务,应执行统一监管政策,以减少监管套利,弥补监管真空。此外,针对宏观经济“弱增长”背景下,银行风险管理的新特点和新困难,适当增强风险监管弹性和风险容忍度,强化“逆周期”调控导向。

三是推动金融市场建设。利率和汇率作为要素市场的重要价格,是有效配置国内国际资金的决定性因素。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优化资金配置效率,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但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应当遵循稳健、审慎的原则,分步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着力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快建设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央行利率调控框架、存款保险制度等基础性制度和机制建设,为全面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创造成熟的制度基础;遵循先大额后小额、先对公后个人的顺序,分步实现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定价。汇率市场化改革方面,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有机结合。一方面,加速推进境外人民币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离岸人民币市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指示作用。另一方面,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逐渐减少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常态式干预,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四是改进金融税费管理。我国银行业需同时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明显高于主要国际同业。目前我国银行业盈利水平已明显下将,并进入低增长平台期,如果继续维持高税负状态,我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未来亟须调整金融业税收制度,通过简化税种结构、降低税率等方式减轻银行的税收负担。此外,应当在规范银行收费的同时,引导银行根据提供的服务价值合理收费,这也是银行优化收益结构的重要体现。

五是深化银行公司治理。一方面,充分保障银行重大经营决策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定的机制,并不断完善相应决策程序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根据市场化原则,完善银行薪酬激励制度,使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可考虑先从境外机构开始,建立市场化的、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将来再探索引入中长期股权激励机制,并通过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设计,达到员工自身价值与银行发展目标的有机统一。

微观上提升四类核心竞争能力

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角度出发,着力提升我国银行业市场化能力、信息化能力、国际化能力和综合化能力等核心竞争力。

市场化能力,即银行顺应金融市场改革持续深入的趋势,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定价,更好地满足客户更趋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能力。主要包括:一是金融市场交易能力。银行要提升在全球金融市场的交易投资水平,拓展投资交易业务的客户基础,充实业务产品体系,通过灵活的金融市场运作,有效管理各类经营风险,扩大盈利基础,改善收入结构。二是风险定价能力。银行要提高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计量能力,建立起以风险为基础的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提高金融产品定价的科学性,改进风险与收益的匹配。三是交叉销售能力。银行不仅要努力满足客户的各类显性金融需求,更要主动挖掘客户的隐性金融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方案,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单位客户价值。

在国际化、综合化的利润份额尚小,信息化也才刚刚起步的时候,强调市场化能力尤为重要。为此,银行在管理层面需要建立更具弹性的制度机制。一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灵活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实时监控各类经营风险,动态调整风险管理策略和产品定价策略。二要建立健全内部联动协调机制,实现客户营销、产品设计、运行管理等前、中、后台各部门间的高效协作,提高客户服务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三要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信息化能力,即银行通过对客户信息、市场信息、交易信息等的积累、挖掘、整合、分析和加工,形成能够直接运用于经营管理的信息产品的能力。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树立数据治行理念,养成分析数据、依靠数据科学决策的习惯,另一方面要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应用,促进银行管理的精细化。

具体而言,一是完善数据治理,建立统一的信息库和数据平台,推进信息标准化建设。建立“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的数据信息管理体系,提高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实现数据仓库信息向业务平台的高效传导和有机融合。二是培养专业的分析师团队,从宏观政策、产业行业、企业财务、市场价格、信息数据和IT技术等多个方面开展专业分析,建立数据分析和服务体系,提升数据建模能力。三是将基于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分析结果应用到银行的风险管理、客户营销、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价等领域,促进银行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国际化能力,即银行在全球范围内整合配置资源,以实现服务客户、管理风险、开拓市场等经营目标的能力。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不能局限于构建海外网络和拓展海外业务,而要通过国际化发展实现战略转型。

具体而言,国际化能力的提升要依托集团整体优势,坚持服务我国经济全球化和经营本土化的原则。一是密切配合人民币国际化和“走出去”战略,有效整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发展境外人民币的融资、投资和筹资业务,开发境外人民币的利率汇率产品,提高境外人民币的结算清算能力,成为境外人民币的优秀服务商。二是积极推进海外业务本土化发展,拓展本地客户基础,发展特色业务,打造完备的全球产品线。三是全面挺进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大宗商品交易以及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形成与我国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市场定价能力。四是夯实国际化经营的风险管理、科技、人才保障基础,提高国际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综合化能力,即银行顺应客户资产配置需求多样化和融资需求多元化的趋势,构建传统银行服务与非银行金融服务协同互补的业务模式,并从中获得更高的综合收益,改变过度依赖利差收入的收益结构。加速推进综合化业务布局已成为我国银行业的共同选择。银行积极介入基金、保险、证券、金融租赁等领域,综合化经营框架初步成型。但是,综合化能力的提升不是各类经营牌照的简单叠加,而是各类金融服务能力的有机整合,形成产品和服务紧密衔接、资源共享、风险可控的一体化服务模式。特别是要抓住当前“大资管”的发展机遇,全面整合相关业务资源,将银行的客户和渠道优势与各类非银行机构的牌照和产品优势紧密衔接,大力发展资产管理和其他金融资产服务业务。

综合化能力提升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要保证基础资产的质量,为综合化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做好各类渠道的协同,形成成熟的跨行业服务机制;三是要加强行业风险的隔离,防止局部经营风险向集团性风险的转化。

(责任编辑:洛熙)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沪ICP备1102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