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食品综合企业,光明食品集团在放眼海外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在国内的扩张。8月18日,光明食品集团宣布设立种业公司,试图在国内粮食产业链的预种环节上有所突破。
据了解,光明食品集团此次新成立的种业公司为光明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发展重点为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推进良种繁育进程,建立良种推广服务体系。
对此,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明进军种子领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覆盖上游资源、中间生产加工、下游流通渠道的大格局,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
光明食品集团董事、财务总监曹晓风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种业是发展农业的关键,光明要做好农业,也要把关键的种业做好。
在做好国内农业的同时,光明海外并购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就在前不久,光明收购澳大利亚食品企业Manassen Foods75%的股权一事虽然没有最终确定,但是来自光明的消息是,“目前正在做最后的谈判,如果顺利的话,双方公司将在本月达成协议。”光明集团董事、财务总监曹晓风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进军种业 打通上游产业链
众所周知,拥有4家不同行业领域上市公司的光明食品集团,涉足国内农业领域的多个子行业,其核心业务主要由现代农业、食品制造业和连锁商贸业组成,其中现代农业主要包括奶牛、生猪、大米、蔬果和花卉。
对于收购食品企业Manassen Foods进军海外市场,光明看来是有十足的把握,如今,公司有成立种业公司,试图在中国的种业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对于一家涉足农业各行业领域的光明来说,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对此,光明食品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明要发展现代农业,做高效生态农业,而种业是保证农产品[15.62 0.06% 股吧 研报]质量安全的首要前提,光明做种业也是基于集团发展而做的。
据潘建军介绍,目前光明食品拥有45万亩的耕地,之前公司就有种业研发和种植,公司提出做大做强企业,其中粮食生产要达到100万吨的产量,只有种业发展跟上了,也是实现集团目标的保障。
潘建军表示,这次新成立的种业公司注册资本是5000万元,光明不仅依靠自己的研发团队,还联合全国的各大院校来做种子研发,生产出的种子不仅供给集团自己需要,还要服务于上海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
“种业正是农产品的上游产业,长期以来,光明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完整食品产业链,并希望通过建立自主的种业公司,优化其良种繁育,并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这也是光明设立种业的最根本原因”。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表示。
洋种子充斥国内市场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对种子的需求相对较高,然而,我国的种业发展相对缓慢,而洋种子的进入,也给中国的种业公司敲响了警钟。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关区显示种子进口平均价格上涨近3成,达每吨9193.6美元。数据还显示,上半年进口的510.4吨种子虽比去年同期减少5.5%,但价值达469.3万美元,增长了22.7%。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洋种子在国内有这很大的市场,而外资种子企业的加入,也让一些专家对国内种业忧心忡忡,发展国内种业已经迫在眉睫。
“种业涉及到国家的农业食品安全,国家近年来对种业的支持力度已经达到空前,并且把种业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而光明食品属于国有企业,就应当承担起国家的社会责任,以农业为主的光明集团就应该走在前面,不仅为企业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要做一个社会责任。”潘建军表示。
宋杰凝告诉记者,我国种业市场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大田作物(玉米、水稻、小麦)种子垄断经营、统一供应的格局使我国种子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市场化程度低,加上我国种子生产长期采用粗放的方式进行生产,对种子生产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因而我国商品种子的质量普遍较低。种子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资金不足导致品种研发投入不高,缺乏大规模持续的技术投入,因而造成优良品种的开发较为缓慢和滞后。
另外,一般跨国公司把销售额的8%~10%作为科学研究经费,而在品种选育的过程中需要走向商业化和专利化,并将原有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转向集约化生产,加强对播种、去杂、收获等种子生产的关键环节的有效管理。
宋杰凝表示,“国内种子企业必须要加大科研投入”。
(责任编辑: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