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被职场拖延症所伤害影响工作前途

2014-07-08 10:20:23来源:新华网

我是一家公司的白领,上个星期,领导要求我写一份可行性报告计划书。一开始,我觉得时间还早,没放在心上,等想起来的时候,离上交计划书的日子只差一天,我必须在星期天的休息日加班完成。于是我下定决心周日在家宅一天好好干活,完成报告书周一上交。

可到了周日的早上,我又赖在床上不肯起来,挨到上午10时,肚子饿得实在不行了,爬起来给自己煮了一碗面条,早餐午餐当成一顿吃下。终于打开电脑准备开始写计划书了,可我又去回复邮件和QQ上的各种留言,手机上的微信朋友圈也时不时关注一下……拉拉杂杂地做了一堆无关紧要的事情,心里着急地想“快点写完报告”,可就是硬拖到当天晚上12时都只稀稀拉拉写了几百个字。这个事实让我觉得更加焦虑,我只好开始熬夜找资料、查数据,计划书写好时,天都已经亮了。

不仅仅是这次,平时我上班坐在办公桌前,也总要先聊会QQ、刷刷微博、听听歌、看看新闻,不到最后一秒钟,就不想开始工作。我为什么就成了“拖神”?其实在拖延的过程中,我心里也非常着急。胡冰斌(化名)

白领正被职场拖延症“慢性毒杀”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杨放如指出,在城市白领中,胡冰斌的拖延绝非个案。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40%左右的职场人声称自己有拖延症。对于“拖”多长时间的问题,调查结果有些惊人:半数拖拉症者“不拖到最后一秒,不会开始动手工作”,17%会拖“1天左右”,13%的人“不拖到领导再催,绝不完成”。此外,调查数据还显示,43%的职场人“患”拖延症的频率是“经常”,31%的职场人表示“一直都爱拖拉”。

杨放如指出,拖延症是指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推迟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目前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医学术语或医学诊断,但有关拖延现象的研究现已成为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就要高度警惕是否有“拖延症”了。

拖拉现象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习惯性拖延,指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是属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一般不会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其二是指症状较重者,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和日常生活,明知自己有拖拉行为但无法自控,不断自我责怨、自我贬低,或出现强烈自谴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甚至出现紧张不安、情绪低落、反复纠结等伴发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

杨放如表示,职场拖延症犹如慢性毒药,它不但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也会大大影响团队合作。员工因为拖延造成的负面后果将会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对自己更加不自信,并且对工作产生抵触心理,一再给自己拖延的借口,继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 杨放如

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治愈

杨放如表示,庆幸的是,拖延症是可以治疗的,目前主要分为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

据悉,拖延的常见诱因包括僵化的完美主义倾向、逃避工作、反复强迫行为或者缺乏时间观念等,故当拖拉者伴有强迫、焦虑、抑郁等症状时,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方法,症状可以得到较快改善。

杨放如介绍,心理治疗方面,“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重要的代表,该疗法可以帮助减少消极思维,教给人如何果断行动、克服拖延行为。临床指导中把这些方法简单分为两类:注重内心成长和价值观的梳理,注重任务解决和时间管理的执行。

“拖拉的原因是寻找各种借口回避现实工作,所以不给自己留借口,全心全力地去做当下重要之事;安排每日工作计划表,排出优先顺序,优先事项不可拖延,对于重要事情,立即去做,排除各种借口,马上行动,今天之内做好。另外,拖拉可以互相感染,找些有拖拉习惯的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相互监督,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杨放如说。

是否有拖延症,可以自测

1.从工作清单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做;越重要的工作越拖延得久;

2.每次开工都要整点开始,一点半、两点、两点半,却迟迟无法动手;

3.在决定静下心来做最重要的事时,还要先跑去冲杯咖啡,总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去做重要的工作;

4.不容许别人占用或浪费自己的时间,而自己却不珍惜时间;

5.本来在着手一项工作,一有什么欲望和想法,就抛下手中工作去干下一件。

如果这些事情只是偶尔发生一两次,那还算正常,可如果总是这样,那很可能患了拖延症。

(责任编辑:洛熙)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沪ICP备1102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