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 正文

专家谈我国养老政策:养老金亏空应政府买单

2013-10-08 09:37:40来源:中华财税网

  当一位学者就专业问题的发言引起社会哗然时,该问题就会被广泛关注,但其时,民众对该问题又缺少了解。退休养老改革恰好就是这类问题。中国加快进入老龄化已经是无可逃避的现实,人均寿命延长,健康水平大幅提高,但针对老年人的公共服务却非常缺乏,养老多轨制而渠道单一。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是未来中国社会要面对的,也是每个人都要承受的。那么,是否延迟退休,退休养老何去何从?本报和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网特联合举办“蓟门决策论坛专题研讨会”。

  延迟退休需要循序渐进

  褚福灵(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第一,根据我最近研究的成果,我国退休年龄世界范围内总体偏低。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发布的资料,中国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0岁。类似中国的还有五六个国家,这些国家人均寿命只有60多岁,而我们达到了70多岁。就世界范围来看,最低的退休年龄是50岁,最高的是67岁,越是发达国家退休年龄越高。所以相对而言,中国女性退休年龄偏低,男性处于中游。但是退休年龄本身和受教育的情况、参加工作的年龄、人均预期寿命紧密关联,我们在比较时,不能盲目去比较。

  分层次而论,当前中国的退休年龄通常是普通男性60岁,女性50岁,女干部是55岁。某些情况比如特殊工种、病退,大概可以提前五年。1978年颁布的104号文件有一个关于特殊工种的说明。特殊工种退休年龄虽然说最低50岁,其实在现实中低于50岁退休的情况也是有的,并且还占一定的比例。

  第二,逐步延迟退休是各国通行的做法。如美国现行退休年龄是66岁,并且计划到2017年提高到67岁。2002年开始筹划这件事,到2017年实现,美国用了15年的时间把退休年龄提高了两岁,并且有公布公告,逐步延长。每年延长一两个月,两三个月。德国也计划到2029年,通过17年的时间逐步延迟退休。根据我的统计数据,165个国家中有三分之二男性退休年龄高于女性,三分之一男女相同。一些国家正在逐步延迟退休,一年延长一两个月,通过时间化解矛盾。

  第三,在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情况之下,逐步延长退休年龄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逻辑要求,具有必然性。养老保险是一种互助共济的制度安排,在这个制度当中,一部分人不缴费,一部分人缴费,一部分人领取。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中,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也就是这个人的缴费年限和领取年限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你25岁参加工作,55岁退休,交了30年;假如你领取15年,意思是你交30年领15年,就是交2年领1年,这是一个情况;假如你交了30年,领10年,意思是你交3年领1年。按照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合理逻辑应该是交3年领1年,交2年领1年没准也说得过去,但如果是交1年领1年,甚至你交1年领2年,那就不是社会保障制度,这个制度不符合社会保险互助共济的内在逻辑。人均寿命和缴费年限、领取年限要有合理的比例,这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初衷。我把领取年限和缴费年限的比例称为自我负担系数,我国需要建立基于自我负担系数的一个正常的、科学的、自动化的调整机制。所以延长退休年龄之是为了把自我负担系数调整到一个科学的数值。

  第四,延长退休年龄或者其它的社会决策、社会政策,要建立基于自我负担系数的正常的、科学的、自动化的调整机制。就是说未来退休年龄延长不用吵架,也不用谁下命令,就按照一个内在的逻辑系数、一个公式自己测算,参数到了就调整。参数的核心是这两个比例。那这两个比例在世界范围内有没有均值或者方差?我根据世界112个国家退休年龄做了一个研究。领取的年限和缴费年限的比例,以及它们之间均值方差有一定规律。根据这个,我制订了一个调整模型、公式。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我研究的一些算法。

  最后是用多长时间提高退休年龄,有的人提到2016到2045年(30年),我在文章中提到是用50年的时间(2010年- 2060年)。就是用50年的时间把女人退休年龄提到60岁,男人退休年龄提到65岁。我以为把时间拉得更长,借时间消除大家的各种误解,把矛盾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解决好,使我们的退休年龄达到了相对合理的区间。达到这个区间之后,我们仍然要按照这样一个自我负担系数看变化,就是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规律,逐步地、继续调整。刚才讲男的调到65岁、女人调到60岁是阶段性的预期目标,并不是终点。只要我们的劳动能力还能够商量,就要逐步地延长,这是一个内在规律。

  养老政策同样要顾及国情

  唐钧(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前段时间和清华大学杨燕绥老师在人民网做了一个访谈,杨老师当时就养老制的“清华方案”讲了八点。其中7点我是同意的,唯一不同意的就是延长退休年龄或者延长领取养老金年龄。

  我想讲一个概念,衡量一个社会政策、公共政策其实有两把尺子:经济理性和人文关怀,两者不可偏废。研究社会保障的同行中,我觉得总的趋向是经济理性过剩,人文关怀显弱。褚老师提出的方案按照公式来调整退休时间,这体现了政策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但任何政策都是政治决定,而不是由学者算出来的。褚老师认为养老金是大家交的,这是把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看成是保险。我以为社会保障与此正相反,养老保险本身是为了养老而设的一个社会保障。社会保障问题跟保险的考虑不一样。对于保险来说,仅设定一个年限即可,比如你交30年,每个月需要交多少,到你60岁退休以后每个月就可以领多少。保险只要完成这个契约就行了,比如保证退休以后每个月可以拿五千元钱,但30年后五千元钱是否够生活则不管。社会保障则是保障基本生活,如果30年后五千元钱不够基本生活的话,政府要补贴。政府已经连续9年调整企业的养老保险标准,虽然大家很不满意,但毕竟已经调整了9年。也就是说养老金不是按照我们计算出来的钱来花的,实际上还是一种社会分配。在所有的社会保障中,养老保险的钱来自于三方筹资:个人缴费、企业缴费、国家财政。在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不够的情况下,财政要补贴。

  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前提下,光靠现收现支的方式不可持续。但如果在现收现支之外再加上别的因素是不是可以平衡这个收支?而且从全世界的现状来看,国家财政的补贴一定要有,日本的国民年均政府补贴是每年支出金额的一半,也就是说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只占一半,还有一半是政府的财政补贴。杨燕绥老师认为3个人养1个人,2个人养1个人的时候,养老体系就不可持续了。人口抚养比确实是个重要因素,但不是一个绝对的因素。因为我们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劳动生产力。如果每个人创造的财富有很大规模,几个人养几个人不成问题,甚至一个人养两个人也不成问题。当然这都是一种假设,但我们确实不能把人口抚养比看绝对了。

  还有一点褚老师没有讲明白,即生命周期表。褚老师的观点其实默认保险制度只能支付15年,因为保险公司的生命周期表的说法是只能支付15年。25年以前,我们做农村社会保险时,借来保险公司的生命周期表,当时只能支付10年,现在保险公司的支付周期是15年。那么未来是否能支付20年?这还要看生命周期表的变化。所以这里的规律不是一个铁律,“只能支付多少年”是可以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

  十年前我反对延迟退休,现在还是认为延迟退休没必要,将来也未必有必要。我们通常都拿发达国家做对比。发达国家和中国的阶层结构不同。它们以中产阶级为主,以白领为主。中国大部分劳动者都是蓝领工人。一般来讲,白领劳动者、脑力劳动者比较容易接受延迟退休。相对来讲,蓝领工人一般都是反对延迟退休的。最近波兰有十万人在华沙示威游行,反对延迟退休。波兰和中国类似,蓝领工人比较多。如果政策不顾及国情,说美国是这样做的、日本是这样做的、欧洲是这样做的,所以中国也要这样做,不顾阶层差别,后果可能很严重。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女性50岁退休或55岁退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活当中的生活方式一部分。按照社会学的概念,要推翻一种生活方式是很难的。北京电视台做了一个节目,记者采访一个刚生了孩子的女性。问她们为什么这么大年龄才生孩子,女士的回答是“我的母亲刚退休”。现在年轻人生孩子跟母亲是否退休已经联系在一起了。50岁退休后用3-5年时间带孩子,可能已经是相当一部分女性的生活方式。之后她们的精力可能要放在服侍上一代老人的身上。她们仅仅是拿了一两千元钱的退休金,给社会干了这么大的一件事。特别是在目前国内3岁的孩子没有任何公共服务,70岁-80岁以上老人的公共服务也特别特别差的情况下,退休后的女性对社会稳定起到了多么巨大的作用,这是无法衡量的。如果女性都到65岁退休,没有人有精力再去带孩子,再去服侍老人了。

  还有一点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养老双轨制。实际是七轨制,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工人、新农保、城市居民、军人、农民工。要并轨有实际困难,首先,相对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工人的养老金太低了。现在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是拿财政的钱养老,和养老金完全是两个制度。如果合并到一个制度中,那么拿钱的标准怎么算?现在全国有十几个省已经并轨了,但还是各自按照原来的标准来拿钱,跟全国其它地方没什么两样,这样造成的矛盾更大。如果并轨之后要提高7000多万企业工人的养老金标准,政府财政肯定不愿意了。如果说要把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往下降,事业单位主体是三千万的教师,一千多万的医护人员,把他们的养老金往下降后果是什么?第二个困境,农民目前养老金是一个月55元钱,如果把非农养老金合并,那么农民怎么办?所以办法是一次性彻底改革。在基础养老金里,大家拿一样的钱,然后在补充养老金里,再根据效率有差异。

  养老金亏空政府应买单

  姜向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退休年龄这个事情在学术界已经讨论了好多年。老龄化开始严重时,就有很多学者主张延迟退休。去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人保部的何平所长也提,如此老百姓以为是官方意见,这个问题就热起来了。实际上现在还没有进入政策阶段,还在论证阶段,顶多从学术界突破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我觉得延迟退休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因为涉及到弱势群体。下岗、失业以及提前退休开始,已经积累了很大一批人。如果推迟退休,让这批人去交社保、养老金、医疗保险,一直交到退休为止,这会引起相当大的反应。

  另一个群体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我问一些学校的普通教师愿不愿意推迟退休,他们都不愿意,都想早退休。我觉得这个事情很奇怪,通过计算可以知道推迟退休能提高收入。每年在职工资上涨,以上一年工资的基数来计算,越往后越高。2003年我撰文指出推迟退休的根据不充分。第一个依据是人均寿命的延长,1950年代初期是40岁,2010年最新的数据是74.48岁。我们的退休政策是1951年制定的,那时候男60岁、女50岁,现在人均寿命延长了那么多,为什么不延迟退休?但根据人口学的解释,人均预期寿命是出生时未来存活的可能年限。而人均寿命是平均的死亡年龄。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别,这一点必须要分清。

  还有一个问题是劳动力的人口红利会减少,社科院说2015年人口红利会消失。但到2020年中国绝对劳动力还有9亿,所以劳动力是否短缺不能断然定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都会减少劳动力的需求,比如现在的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所以说劳动力短缺也不是充分论据。

  还有一个论点是养老金欠账,年轻人推迟退休,继续交养老金,可补充欠账。去年我专门计算了一下,以过去六年的数据看,延迟退休一年,养老金账户可以多收700多亿。现在的亏空是结构性的欠账,因为退休人太多,个人账户欠钱,2010年是1万3千亿,现在将近2万亿。还有一个是地方欠账,本来地方由社会统筹来解决。但地方没钱,要靠省级政府和中央拨钱。社保是政府行为,政府必须要托底。所以国家也都把地方欠账给补齐了,现在基本没有拖欠。但是个人账户2万亿欠账怎么办?现在有13个省级政府在搞个人账户改革试点,新人做实,老人逐渐补。这些退休的老人个人账户问题是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和转制过程中出现的。当时企业的利润全部上缴政府,并没有为员工建立个人账户,由于没有积累,现在让企业全部承担这一问题就不公平,必然形成空账。所以政府财政不能推卸责任,应该承担个人账户欠账的大头。这样看,因为养老金账户欠账而要求延迟退休这个观点也值得商榷。

  我们经常和美国对比,其实美国人的养老金结构跟我们大不一样,他们有三个支柱:政府公共养老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和商业养老保险。三块构成整个养老保险,政府公共养老金只占三成左右。我们国家养老金的主要来源都是基础养老金,跟美国不一样,过去我们没有积累。

  至于养老金问题的出路,长期看应该推迟退休,这是必须的。因为人均寿命,工作能力,健康水平都在变化。美国人62岁就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但是要想全额领取,已经由以前的65岁推迟到了67岁。我们可以在2015年之后,弹性试点,分职业尝试延迟退休。还有行业养老金的差异不要太大,再是建立养老金多渠道来源,为年轻人的未来做出保障。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沪ICP备1102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