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视角 > 正文

易宪容:三中全会《决定》提炼出了哪些重大问题

2013-12-09 17:49:38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易宪容

十八届三中国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涵盖了16个领域、60条具体任务。其目标是通过重大的体制改革让中国社会全面地向“市场化”转型,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就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样,同样确立中国成熟的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它将影响中国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与繁荣。

对此,笔者认为,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主要表现为三大基本特征。第一,以当前及未来十年全面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主线展开而且对这些问题都有明确断论,甚至许多断论完全超出市场预期。

比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提法、到2020年体制转型的成熟与定型、严格强调产权界定清晰性、国有资产的管资本体制、国有企业的公共服务性、国有企业管理层选拔与薪酬制度、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市场、股票发行的注册制、院士退休和退出机制、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全面改革、建立社会房产基本信息平台、政府公共服务购买、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全面调整、建立个人综合所得税制、房地产税立法、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及分享成果、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多项服务业有序放开、推动内陆经济进入国际化循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司法审判检察权独立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实行官邸制、建立文化市场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提高立法质量及防止既得利益制度化、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计划生育政策放开、劳教制度取消、中央成立深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等。

这些问题不仅是当前及未来中国社会最为关注、广大民众最为关注、最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影响中国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能否确立和中国社会经济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决定》不仅全面提练了出来,也给出清晰原则与政策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其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是围绕着未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制展开。可以说,这些重大问题既表明了亟待解决问题的现实性也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定的新意和前瞻性。

第二,强调深化体制改革内容为全面市场化。在《决定》中不仅多次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核心性,而且强调深化体制改革的各种措施与方式都得通过市场的经济杠杆来进行,坚决减少早几年盛行的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的现象,对保证市场有效运行基础制度建立强调得十分清楚。比如说,要求建立界定清楚的产权制度,强调经济当事人投资、消费、决策经营完全的自主性,要求建立起市场公开透明的信息收集与披露系统,强调建立最大范围内的市场价格运作机制,要求用者付费原则,全面界定政府职能等。比如说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就得用市场化来主导,从投资、文化企业组织结构及运作方式、文化企业竞争、市场准入及退出等完全都得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还有,对自然资源使用与生态补偿就得通过有效的市场价格机制全面实行使用资源用者自付原则及谁破坏和污染环境谁付费原则等。这些原则完全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根本上就是保证中国经济逐渐地迈向成熟的市场经济,逐渐地转换到以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的运作机制上来,从而减弱计划体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因为,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当事人能够根据市场价格机制所显现出来的信息,把其掌握要素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并承担其责任。正因为《决定》要求体制改革的全面市场化,它对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第三,强调深化体制改革的公平公正性。从《决定》旨意来看,深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激发整个社会每一个人劳动创造的积极性,让社会财富涌流,让每一个国民能够分享到改革的成果,而不是把绝大多数弱势民众摒弃在深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之外。

比如,强调市场是公平竞争,企业竞争不存在所有制的歧视,不同的企业在权利、机会、规则上是平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公正与均等的,在收入分配上逐渐提高劳动力要素在整个要素分配中的比重,而在收入分配上强调对弱势民众利益的保护,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重点增加弱势地区政府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等,都全面体现了落实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体现了如何推动中国社会迈向公平公正的现代文明社会。

正因为《决定》这几大特征,它表明了新一轮的中国体制改革之广泛、之深化、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责任编辑:饭饼饼)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沪ICP备110226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