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之路:集系统性、隐蔽性、独立性于一身
有了公司上市想法后,万福生科董事长龚永福便和财务总监覃学军商量,令其制定一套造假方案,以达到符合上市的条件。龚永福坦承,“没想到会造出这么大的假。” 虽然整套造假方案符合上市条件,但后期每年都要以此为基数,造假成本越来越大。
稽查组负责人介绍,万福生科造假案是集系统化、隐蔽性、独立性为一体的,采取了成本倒算制,使得财务报表整体十分平衡,很难从形式上发现问题。
首先,造假系统性强。万福生科造假遍及进、存、产、销各个经营环节,参与造假的人员很多。在执行过程中,由覃学军总体策划、统一分配任务,过程就像流水线,每个参与人员只需完成各自的部分,然后移交给下个环节负责的人,等全部流水线结束后,整套假账也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其次,造假隐蔽性强。稽查负责人感叹到,“调查中直接发现问题的难度很大”,因为账套的资金流水与银行(行情 专区)的资金流水在日期、金额上逐笔一一对应,但问题却在于名称的造假,这个过程中能演变出许多不同的形式。例如原本是由张某通过银行打回的款项,但对应的银行回单上的账户名称却被改成了万福生科的某客户名称。“如果只对流水是对不出问题的,这就需要深度追查这个资金究竟从哪里来的。形式上很逼真,但内容的确是假的。”稽查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另外,造假的独立性是很高的。稽查组负责人说,“不能说万福生科的造假有多高明,但的确它把所有东西都做全了。” 从购销合同到入库单、检验单、生产单、销售通知单以及采购销售发票等,这些单据凭证由专人开具。“由于万福生科对应的粮食收购方都为农户或粮食经纪人,不能开具发票,因此采购发票也由万福生科开具,这样就能把所有的单据凭证全部自己解决,而不依赖外部的力量,具有很高的造假独立性。” 稽查负责人称。
最后,造假过程采取了成本倒算制。因为整个公司财务是按计划去造假,而非真实情况。所以财务人员会根据虚增后的各产品销售收入、毛利率以及生产消耗率直接倒算相关生产财务成本,达到了产销平衡。“既然是算出来的,整个资产负债表一定平衡的,不能直接简单的找到问题所在。”稽查负责人如是说。真假业务混淆交织在一起,“万福生科不像有些公司的造假,一些笔是真的,剩下的可能都是假的,它的一笔业务里既有真数也有假数,真假交织在一起,所以给核实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整个调查过程十分艰苦。” 一些客户在县、乡、镇等小地方,路途遥远,来回辗转上千公里,而且稽查人员难以用当地方言交流,语言沟通较困难,有时需要找第三方人员解释,费尽周折。此外,湖南的冬天没有暖气,很多银行资料是存在阴冷的库房里,为了找到相关证据,不少稽查人员都在带病工作,有的甚至累倒在现场。稽查组负责人笑着说“带病工作在调查万福生科案时是太普通、太平常的一件事,基本是常态!”“因为财务类调查的案子和内幕交易等其他案子不一样,调查的时间跨度也很长,所以涉及到的事项特别多。” 稽查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记者观察:巨额造假背后令人深思
随着整个万福生科案情的浮出水面,证监会的处罚结果也随之公布于众。2013年5月10日,证监会在新闻通气会上宣布了拟对该案件的行政处罚结果,万福生科公司、高管及相关中介机构均受到了重罚,其中,对保荐机构平安证券的处罚,是2004年保荐制度出台以来对保荐机构开出的最严厉罚单。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一直有这样的疑问,究竟是什么动机促使万福生科一个以农产品(行情 股吧 买卖点)加工为主的小公司造这么大的假?造假过程是自为还是中介机构报团所为呢?是否是由于制度上的缺陷给了不法分子们生存的土壤?
万福生科造假案背后有着令人深思的地方。不管怎么说,有一个事实是肯定的,那就是万福生科案突出反映了相关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诚信意识淡薄、职业操守存在严重缺陷。既有违信息披露基本要求和市场“三公”原则,又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虽然证监会已经完成了对万福生科案件的调查,但是为什么上市公司造假屡禁不止?绿大地造假被重罚之后,还有万福生科顶风作案,之后或许还有新大地、河南天丰等。我们真的希望上市公司造假不再发生。
A股市场长期低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不敢相信”。试想,一个个包装得美轮美奂的“水货”公司堂而皇之进入市场,圈了一大笔钱后就原形毕露,这样的资本市场环境怎么能让人安心?投资者的利益怎么得到保护?服务实体经济的“中国梦”怎么得以实现?
当前,A股市场面临着IPO重启的难题。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暂停之后,如何让投资者看到一个崭新面貌的市场是当务之急。把“水货”挡在外边,给投资营造一方净土,让各方主体归位尽责,实现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还需要各方携手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