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虽然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增加服务产业的比重,可它毕竟不可能有投资那样立即拉动经济的功效。但是,营改增所起到的作用是制度方面的,因此其功效是长久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座谈会。他强调,以营改增为重要抓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推工业创新转型,加快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改革与完善财税体制,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当前中央大抓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不是简单地将它当作一件普通的政府工作,甚至不是把它当成一件重要的政府税制改革工作,而是将营改增视作改进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增添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的切入口。这就很有把营改增视作30多年前农村包产到户和10多年前中国加入WTO的意思了。
营改增最大的好处不是那些应税企业减了多少税负,而是吸引、催生大批的现代服务企业。在旧的税制办法下,服务业属于营业税范畴,这意味着每设立一个法人企业,就要征一次税,且不能抵扣成本。一个健全的经济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具有支柱作用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富有增长活力的中小企业。所谓生机勃勃的服务行业,实际上就是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死去,同时有更多的企业诞生。如果按照旧营业税的征收方法,每一个服务企业诞生的成本是很高的,营业税的此种重复征税无疑会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点就是要扩大内需,其在经济结构型态上的表现就是要增强现代服务企业的比重。
中国GDP中服务业占比只有43%,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甚至比低收入国家45%的水平还要低一些。考虑到中国的发展阶段,现在的服务业占比应该在6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目前服务业大概滞后了15个百分点以上。通过营改增等刺激手段,应该说在短期内填补这15%的缺口是不难的。
正如李克强副总理所说,实施营改增,通过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能够促进工业领域专业化分工,做大做强研发和营销,使企业结构从“橄榄型”真正转变为“哑铃型”。做大了两头,降低了成本,反过来又扩大了内需,进一步繁荣服务行业。
现在营改增试点已经扩大到9个省直辖市和3个计划单列市,这些地区经济总量、服务业增加值和税收收入超出全国的“半壁江山”。明年将逐步扩大到全国。
在此,一方面能够清楚地看到中央对于营改增以推动转型发展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营改增中的谨慎性。现在我们只是看见中央“适时将邮电通信、铁路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纳入改革试点”,而没有提及其他如建筑、铁路运输等行业。这些行业一时还难以详细准确地计税。
我们认为,营改增的谨慎还应该体现在改变增值税原来的分成办法上,以防因为营改增之后利益格局的变化,而使相当一部分营改增由于阻力增加而走过场。另外,是否可以将最低档的增值税再降低一些,因为过去低税率5%的营业税低于现在最低档6%的增值税。
营改增扩容,当然也是为了应对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严峻局面而加快改革步伐的。然而营改增虽然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增加服务产业的比重,可它毕竟不可能有投资那样立即拉动经济的功效,所以指望营改增实施之后在三五个月内改变中国经济结构比重,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营改增所起到的作用是制度方面的,因此其功效是长久的,后遗症也是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