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财政收入增幅明显放缓,一些地方为完成税收任务过分地向民间收取税费。杭州杭派女装商会秘书长孟平称,由于今年杭州财政收入数字比较差,其所在区将压力分摊到企业头上,比如今年税收增幅不够,为了数字上好看,就把明年的部分税收拿过来“预支”。 (10月23日《潇湘晨报》)
与过分的三公消费相关
在某种意义上,“过头”的税收与过分的三公消费密切相关,乃至相辅相成。我国每年三公消费数千亿元,即使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哪怕是一些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只要政府及官员厉行节约,政府的日子总不至于难过,就无须征收“过头税”。
日子难过的是一些企业,而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不仅会影响民众的收入,也会最终影响政府的税收,政府的日子也不会好过这就是“放水养鱼”与“竭泽而渔”的区别,道理并不难懂,但“过头税”屡禁不止的事实表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想懂、假装不懂这个浅显的道理。
晏扬(浙江 媒体人)
用法律之手摁住过头税
在现实中,全国各地的税收计划编制运用的是基数法而非零基法,就是以上年度的税收为基数,根据一定的增长率,来确定当年度的税收任务。这种税收计划编制方法,既会在信息上产生不对称,也容易出现隐匿税款、平衡量入库以及征“过头税”等现象。
要想从根源上治理“掺水”的税收,笔者觉得,不妨用法律之手,摁住“过头税”。首先,要控制总体税负规模,参考同类国家的税负,通过立法的方式,硬性规定为GDP的一个比例;同时,更要控制税收增长速度。此外,还要革新税收计划编制办法,取消税收任务计划,切实做到“有税尽收,无税禁收”。
吴睿鸫(河北 公务员)
这是虚假政绩观作祟
为了使财政税收账面上的数字“好看”,明年的税今年收,不顾企业经营困难,提早收税,目的只有一个,表面上是为了使当地财政收入有所增加,统计上报数据能比别人高,实际上是使自己的政绩“好看一些”。
为了自己的“虚假政绩”,将明年的税今年提早收取,其实是领导干部“自私”的表现,是一种短视的行为。“预支”明年的税,必将增加当地企业经营的困难,断了企业发展的后劲,使得他们必然陷入一片困境。这种不顾企业死活的做法,无异于扼杀当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