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金融改革方案密集出台之际,有关中国政府有意批准成立第二批“坏账银行”的消息一度甚嚣尘上。外媒报道称,政府意欲成立省级编制的“坏账银行”,即资产管理公司来为彻底推行利率市场化保驾护航,同时为银行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坏账做准备。
这份拟议中的地方版资产管理公司方案还未成形便已招致业界争议,人们普遍认为,尽管银行不良贷款率在持续上升,但可尝试由其自行消化,没有必要设立“坏账银行”。
“坏账银行”2.0版即将推出?
时隔十数年,有关政府将使用大规模账目游戏解决坏账的消息再度引发市场热切关注。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批准成立第二批省级编制的“坏账银行”,即资产管理公司,用以防范逐步放松利率管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不良副作用,以及应对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实施刺激计划所产生的新一轮坏账。
上述消息指出,正在创办的第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位于江苏省,原因是因为深陷产能过剩的造船业和光伏产业中很多公司集中在此地。
不过,据网易财经从接近监管层人士处获悉,所谓政府批准筹建第二批“坏账银行”,亦即资产管理公司二代只是相关人士的一个提议,目前并未得到相关部门的允许,也并未付诸实施层面。
此外,针对上述消息,网易财经还致电银监会相关人士处求证,但并未得到回复。而某大型资管公司人士亦对网易财经表示,未掌握相关情况。
多名业内人士均向网易财经表示,并未获知上述相关消息。“现在这个节点为什么会考虑设立第二批资产管理公司呢?”一位国有大行中层管理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不解。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在中国银行业面临坏账累积加剧的风险,包袱特别沉重之际,为帮助四大国有银行上市,剥离和处置不良资产,国务院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负责收购、管理、处置相对应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
根据2000年11月公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在经过长达十数年的发展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总计1.4万亿元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早已经完成。
设立必要性仍存争议
事实上,对于第二批“坏账银行”即将出炉的消息背景源于,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出现。例如,在贷款利率下限取消时,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微博)就曾向网易财经表示,开放贷款利率限制可能在短期内造成市场利率上升;同时也有股份制银行信贷部负责人向网易财经指出,“大行之间可能会恶性竞争,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如果大行把利率压得很低的话,好的项目就比较难以进入。”
除了担忧资金成本上升以外,另一大背景则是,自2008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来,市场对地方债的状况一直是比较担忧的状态,地方债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主要的系统风险之一。
今年3月,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公开表示,截止2012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9.3万亿元。而中国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今年在博鳌论坛上称,地方政府债务或超过20万亿元,清华大学估算的地方债务总额也在19.41万亿元左右。
尽管设立第二批“坏账银行”有诸多背景因素支撑,但是网易财经向多名业内人士了解发现,多数人并不赞成再次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来帮助解决新一轮出现的坏账,同时表示整个银行业的不良情况尚未进展到再次需要设立这样的机构。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向网易财经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设立第二批资产管理公司没有必要的,即使明年银行不良贷款率会有所反弹,整个行业达到1.2%,但从全球和历史情况来看,还是比较低的,资产质量的风险还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银行业完全有能力处置这些不良资产。”
某国有大行人士也认为,还没有到设立资管公司的这种程度,如果再次成立第二批资管公司还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反应,“再次成立坏账银行会给大家一种总有地方解决坏账的心理预期”。
不过,针对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成立新一批资管公司没有必要性的观点。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认为,从银行不良贷款情况来看确实应该存在一些这样的业务机构,银行希望通过处置不良贷款,能够使账面更好看一些,需要一些业务机构来做。
“但是肯定不会像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那么大的重量级,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支撑足够的经营机构来做这样的事情,”金麟表示,类似业务机构可以通过发债来解决资金来源,再通过收购银行坏账实现收益,“现在四大资管公司已经开始转型,类似像信达资产公司已经是全牌照”。
银行坏账规模不断扩大
尽管多名业内人士称,目前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风险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没有必要设立相应的资管公司来帮助银行处理不良资产,但银行坏账规模不断扩大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上周新鲜出炉的银行三季报显示,大多数上市银行业绩均实现了超过两位数的增长,但据网易财经统计,16家上市银行三季度净利润增速平均为12.99%,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4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不断扩大的坏账规模已成为不容忽视地潜在风险。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例,截止三季度末,不良贷款规模达到3294亿,比前一季度增长3.5%,为自2010年以来增幅最大.
业内人士指出,逾期和关注类贷款增加预示着银行资产质量的压力持续存在,加之已经被处置和核销的不良贷款,实际上银行不良资产反弹幅度还是较大。以四大行老大工行为例,截止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73.61亿元,环比升7%,这还是在核销了超过130亿元的基础上算出的,若加回核销后不良余额则反弹了15%。
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有大行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应该通过并购和收购的方式来处理,而不能一味依赖于资产管理公司。
另有市场人士指出,如果区域性资管公司成立未来成为事实,那么以这种方式解决地方坏账问题,主要是将坏账资产打包,由新成立的公司以较好的价格买走,可以帮助银行账面更加好看。
“虽然在短期内能够缓解坏账压力,但是长期来看并不能让银行坏账彻底消失,是否是一种长效机制有待观察。”
前述大行人士向网易财经坦指出,实际上银行的不良率本身就不应该太低,如果从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过低的不良率则意味着银行的经营太过保守,收益率会降下来,息差也会减少。